《日本学刊》2025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目 录
卷首语(杨伯江)
热点剖析
日台关系的经济安全化:表征、动因与影响(徐万胜 刘俊彤)
专题研究
日本的新能源国际战略与“印太”能源圈构建(程 蕴)
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调整下日本资源外交新动向(徐 博 张君达)
日本“绿色战略”的政策定位与制度设计(丁 曼)
基础文论
战后日本学界对民族主义的新思考(王振涛)
日本法解释学发展过程研究(卫洪光)
外文摘要
Abstracts
日本語要旨
摘 要
日台关系的经济安全化:表征、动因与影响
徐万胜 刘俊彤
内容提要:日台关系的经济安全化表现为:一方面,双方共同发起有关经济议题的“安全威胁”话语叙事,即双方鼓吹经济环境遭受台海局势“威胁”,炒作中国大陆对外实施所谓“经济胁迫”,渲染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双方以非常规手段干预经济合作且明显针对“第三方”,即双方谋求在国际多边经济机制下开展合作,确立经济合作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相互为对方“问题商品”提供市场支撑,参与构建“排他性”科技产业联盟。日台双方推动经济安全化的动因在于:满足各自内政诉求并巩固执政基础、遏制中国大陆并影响台海局势走向、抢占高科技产业优势并提升影响力,以及应对中美竞争并融入美国盟伴体系。日台关系的经济安全化在相当程度上是对双方关系发展路径的突破,但其本质有损日台自身经济发展、台海地区局势稳定以及亚太地区合作态势。
关 键 词:日台关系 日本涉台政策 经济安全化 台海局势
作者简介:徐万胜,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俊彤,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日本的新能源国际战略与“印太”能源圈构建
程 蕴
内容提要:随着主要国家相继提出达成“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表,全球进入了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过渡期。不同于以往的化石能源战略以海外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目标,日本的新能源国际战略致力于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在中美高科技竞争条件下提高供应链的自主性,以及在新旧能源的转换期实现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动态平衡。日本的新能源国际战略在实施方向上聚焦于构建本国主导的“印太”能源圈,并采取共同体建设、话语权构建、供应链构筑三条路径。在共同体建设中,日本通过打造所谓的“亚洲特色”来争取欧美国家的认可与让步;在话语权构建中,日本积极为积累实践知识创造条件,以期在东南亚国家内部树立学习日本模式的发展信念;在供应链构筑中,日本从技术与政治两方面入手,着力构建以氢能及其衍生物为核心的制造、运输、消费体系。由于日本的战略短视,其政策推进始终面临重重困难,日本需要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进行更广泛的合作。
关 键 词:新能源国际战略 “印太”能源圈 亚洲零排放共同体 能源供应链
作者简介:程蕴,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日本研究院副研究员。
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调整下日本资源外交新动向
徐 博 张君达
内容提要: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正经历深刻调整,产业结构转型、资源政策收紧、大国战略博弈等因素通过技术进步、供求失衡、全球治理等传导机制,引发供应链在空间布局、供求关系、利益格局等方面出现深刻演化。日本作为关键矿产消费大国,面临资源保障、产业升级和经济安全三大冲击。为应对挑战,日本政府开展“精细化”资源外交,聚焦与美加在电池矿产领域的深度合作,参与沙特矿业开发并探讨第三国投资合作,推动与非洲南部国家的矿产权益合作,利用多边机制倡导关键矿产节约与回收利用技术合作等。这些行动不仅是日本在经济与安全双重压力下试图强化资源供应链韧性的现实选择,也凸显其在大国博弈背景下肩负维系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并谋求自身战略自主的多重角色。日本既是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调整的被动接受者,又是这一进程的推动者,在市场逻辑与权力政治交织驱动下不断寻求战略转型与突围。
关 键 词:关键矿产供应链 大国竞争 资源外交 经济安全
作者简介:徐博,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君达,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硕士研究生。
日本“绿色战略”的政策定位与制度设计
丁 曼
内容提要:日本的“绿色战略”,除狭义的《绿色增长战略》外,在广义上还包含旨在推动碳密集型产业进行低碳转型的《碳中和转型战略》和新一轮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日本“绿色战略”是旨在发展绿色生产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产业政策,具有显著的循环经济路径依赖表征,即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处于相互决定、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就绿色生活方式相关制度而言,除初期旨在开展绿色启蒙的定性标志外,基于定量的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将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就绿色生产方式相关制度而言,日本2028年度将起征“化石燃料附加费”,建立排放交易体系“GX-ETS”,逐步引入严格的履约机制。日本“绿色战略”及其制度设计的优势是政企紧密合作,劣势是易受国内产业界掣肘,国际规范等外部因素对日本新一轮绿色观念转变和绿色制度改革起助推作用。
关 键 词:日本“绿色战略” 绿色转型联盟 循环经济 碳中和转型法 全生命周期
作者简介:丁曼,外交学院外语系教授。
战后日本学界对民族主义的新思考——以久野收的多民族共存论为例
王振涛
内容提要:何为健康的民族主义,无疑是现代国家都在思考的现实问题。二战后,部分日本知识分子开始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以避免重蹈覆辙。他们的讨论对于思索当下日本的民族主义问题具有启示意义。久野收作为日本战后民族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从三重维度反思近代日本民族主义,深究近代日本堕落到极端民族主义的过程和原因。他还倡导在理念和路径上建构起以多民族共存为宗旨的战后日本民族主义,以民族间的相互尊重建构适应今后日本的民族主义。面对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的流变,久野收的“告诫”无疑是他对现代日本非理性民族主义做出的强烈批判
关 键 词:久野收 民族主义 国际主义 民主主义 多民族共存
作者简介:王振涛,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日本法解释学发展过程研究
卫洪光
内容提要:作为构成现代法学知识体系核心的方法论知识,法解释学起源于近代欧洲,以“舶来”的形式被引入中国、日本等后发的亚洲现代化国家,但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尤其在日本,在建构现代法学知识体系时,存在着与旧存的社会“惯习”以及与外部的现代科学知识的双重冲突。集中体现在近代以来日本法解释学的“继受”到“再生产”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本土社会“惯习”对“外部”的他国法律话语体系支配社会的反抗,还要面对现代社会中发生的规范科学向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向,这导致法解释学原本基于“逻辑—演绎”方法所构筑的“科学性”受到了怀疑。上述冲突引发了战后日本法学知识体系内部法学理论和宪法、民法等部门法领域围绕法解释学改造的一系列论争,法学家们试图通过对法解释学知识的重构巩固整个日本法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同时部分性地开放法律系统中对外封闭的知识“再生产”过程。现今的日本法解释学作为整体性、一元化的知识体系已经在不同部门法领域走向了解体、分化,但日本建构法学知识体系发展所采用的渐进式策略值得借鉴。
关 键 词:法学知识体系 法解释学 渐进式 本土性 科学性
作者简介:卫洪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