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刊》2025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目 录
热点剖析
不确定性挑战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化机制(秦立志 谭皓宇)
第二现代性视域下当代日本政治变化探析(雷嘉璐)
传播学理论视域下隐元赴日弘法研究——基于周边文化传播的视角(周颖昕 高 洪)
专题研究
日本应对日欧汽车贸易摩擦的政策研究——兼论对数字时代汽车贸易的历史启示(王 皓)
日本商业航天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前景(蔺陆洲)
基础文论
战后日本构建现代化理论的困境——以“近代主义论争”为中心的考察(李 文 李世豪)
外文摘要
Abstracts
日本語要旨
摘 要
不确定性挑战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化机制
秦立志 谭皓宇
内容提要:对日本国家安全战略演进的动力机制进行归因分析,需要关注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共同作用的解释路径。从外部战略环境与主导性精英认知的动态视角出发,可以勾勒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在进攻与防御、自主与追随之间的选择分异图景。基于解释性探讨的历史分析,可以将二战后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1952—1983年执行“吉田路线”期间的防御性追随战略、1983—1993年追求“政治大国”路线的进攻性自主战略、1993—2012年贯彻“中等国家”路线的防御性自主战略、2012—2025年迈向“大国化”的进攻性追随战略。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国家安全战略沿着升级自主防卫能力和强化日美同盟的道路发展,以谋求在亚太地区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大国地位。未来日本是强化其国家安全战略的修正主义取向还是向维持现状回归,则取决于战略环境与精英认知的综合作用。
关键词:战略自主;安全困境;外部战略环境;精英偏好;日美同盟;国家安全战略
作者简介:秦立志,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谭皓宇,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第二现代性视域下当代日本政治变化探析
雷嘉璐
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日本政治的变化展现出一系列复杂且多维度的特征。根据社会学领域提出的“第二现代性”理论构建的分析框架,基于四个政治变化核心维度,并以日本当代政治为对象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二现代性视域下当代日本政治变化的显著特征在于,日本政治虽然呈现一些积极变化,但因其在外力推动下完成第一现代性政治的基本建设后便马不停蹄进入了第二现代化发展阶段,故需要同时应对两个现代化阶段带来的压力;目前日本政治开始更多地呈现第二现代性特征,但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日本的政治文化对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形成了一定制约,因此其政治现代化必须立足国家与社会的特殊性,难以通过简单模仿西方制度经验达成。
关键词:日本政治;当代政治变化;政治现代化;第一现代性;第二现代性
作者简介:雷嘉璐,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
传播学理论视域下隐元赴日弘法研究——基于周边文化传播的视角
周颖昕 高 洪
内容提要:隐元赴日弘法,是明末清初中国先进文化在日本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历史实践。隐元作为中国佛教临济宗黄檗派禅僧,为黄檗宗成为日本禅宗三大派别之一打下了坚实基础。隐元的传播活动之所以效果良好且影响深远,根本原因在于其传播内容的先进性符合日本社会的需求。以隐元为首的传播主体经历开创期、拓展期和成熟期的发展阶段,通过日本当地唐人、文字艺术作品、寺院等“三体传播”渠道,以晕染、内卷和外溢为主要传播模式,以和平方式将先进文化向日本的社会体系扩散,逐步夯实并扩大了传播效果。隐元开创的黄檗文化成为续写新时代中日友好篇章的纽带,他的弘法经验仍具有指引深化中日两国人文交流的价值。
关键词:隐元;黄檗宗;创新扩散;周边传播;中日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周颖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洪,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日本应对日欧汽车贸易摩擦的政策研究——兼论对数字时代汽车贸易的历史启示
王 皓
内容提要:二战后,在“国民车计划”的政策扶持下,日本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始走向全球。凭借价格优势、可靠品质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日本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迅速抢占欧洲市场,对欧洲本土汽车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欧共体相继实施了高关税、技术壁垒和进口配额等贸易保护措施,不仅制约了日本汽车产业在欧洲的市场扩张,更对其全球战略布局形成挑战。面对这一局面,日本采取了双轨应对策略:在政府层面,通过外交协商与欧共体达成“共识要素”协议;在企业层面,通过直接投资建厂实现本土化生产,并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这一系列举措有效突破了欧洲的贸易壁垒,最终使日本车企在欧洲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为其日后成长为世界级汽车巨头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全球经济经历数字化变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际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面临与当年日本车企相似的局面,日本的应对经验对中国或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日欧汽车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创新;数字时代;中国电动汽车
作者简介:王皓,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研究员。
日本商业航天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前景
蔺陆洲
内容提要:日本航天产业依靠传统国家航天发展模式,实现了航天活动的集中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但同时也出现了财政依赖、规模萎缩、结构失衡等问题。在航天科技产业革命的新浪潮下,日本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商业航天发展模式,制定了全面的战略规划,将运载火箭、空间科学和卫星应用作为发展商业航天的三大支柱,以国际化、商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式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商业航天成为日本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本商业航天在安全防务领域和新兴市场持续发展,其太空经济初具规模,但是仍然面临制度性和结构性的障碍,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日本商业航天发展模式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航天产业;商业航天;太空经济;卫星互联网
作者简介:蔺陆洲,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
战后日本构建现代化理论的困境——以“近代主义论争”为中心的考察
李 文 李世豪
内容提要:二战结束后,日本的现代化理论在争议和矛盾中陷入困境,始终未能形成一套系统且具广泛社会共识的思想体系。“近代主义论争”作为战后日本思想界围绕现代化问题展开的重要思想争论事件,具有重要代表性与象征意义。在“近代主义论争”中,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者、近代主义者等围绕“现代化与西欧化的关系”展开激烈讨论,试图重塑日本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路径。受限于概念分歧与外部环境压力,这场讨论未能推动系统理论形成,最终走向退潮。“近代主义论争”的兴衰不仅折射出日本现代化理论构建陷入传统与西化之争以及意识形态对立的困境,而且揭示了导致此种困境的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表现为“思想上的非自足性”和“物质上的非独立性”。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日本现代化;日本思想史;近代主义论争
作者简介:李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李世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