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日本海洋战略与对华政策
伴随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海洋权益纠纷日益激烈,日本强化自身所谓“海洋国家”的身份认同,努力成为海洋大国,为此形成了新时期的综合海洋战略观及战略构想。安倍上台以来,日本的海洋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海洋安全战略的扩张主义、现实主义色彩日趋浓厚,已经成为影响东亚和平稳定及地区海洋安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日本提出从“岛国”走向“海洋国家”的战略构想,与日本走向“正常国家化”,实现政治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直接关联,是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海洋战略构想是力求通过保护所谓本土安全、海上通道及经济安全,谋求政治与军事大国化,并与美国以同盟机制掌控西太平洋海权利益。同时,日本始终渲染“中国威胁论”,将中国作为“竞争对手”,妄言中国海洋维权活动是以“武力”改变现状,通过价值观外交损害中国国际形象,制造所谓“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的对立,表现出日本对华政策的新动向。
以日美同盟为依托干涉中国合法的海洋活动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的迅速崛起,日本的海洋战略防范对象一直以中国为主。日本视中国为“大陆国家”,与自身“海洋国家”的身份为敌,认为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又极力渲染中国的“军事威胁”。日本一些政治家以此为口实,强调与美国等“海洋国家”的身份认同,加强结盟关系,从而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一直以来,日本的海洋派在外交中占主导地位,他们在强调日美协调的背景下,敌视与防范中国。现在,对于日本的海洋派来说,他们所面临大陆国家的挑战,主要是来自日益崛起的中国。近年来,日本以日美海权同盟为基础,同时不断联合个别亚太国家,进行海洋安全战略合作,其目的就在于压制中国在海洋方向上的战略发展。日本不但在第一岛链上对中国封堵,而且也不断加强自身对海洋的控制。
日本将钓鱼岛作为其海权图谋的切入点,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无非是想得到美国关于两国同盟针对中国的积极回应,希望得到美国总统亲口道出“钓鱼岛问题适用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安全承诺。安倍充分利用奥巴马2014年4月访日的时机,力主促成针对钓鱼岛的日美共同声明,以日美军事同盟遏制中国海洋维权。美日《共同声明》中就“钓鱼岛问题”宣称:美国在日本进行了最新锐的军事部署,并且为履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中的各项承诺提供了全面保障。这样的承诺也适用于包括尖阁诸岛(即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日本施政下的所有领域。这就意味着美国反对针对尖阁诸岛有任何损害日本施政的单方面行动。日美两国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炒作“钓鱼岛问题”,破坏了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已经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和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日美《共同声明》以所谓“海洋国家”的身份要求中国必须遵守它们划定的所谓“国际规则”,严重干涉中国主权范围内的正当海洋维权活动,暴露出了日美同盟的“强权政治”及霸权主义的本质。
以钓鱼岛及东海问题挤压中国的海洋维权空间
钓鱼岛领土主权与东海海洋权益等问题是困扰中日关系的现实症结。安倍上台以来,竭力使“钓鱼岛问题“成为巩固日美同盟的重要议题之一。在2013年的《外交蓝皮书》中,日本刻意渲染自身安全环境日趋严峻,直接或间接地强化“中国威胁论”。强调日本的领海、领土和领空“正面临着更多的威胁”,诬称中国对钓鱼岛的正当维权巡航是日本直接面临的安全问题。2014年日本《外交蓝皮书》更是肆意抹黑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正当性,无理指责中方“试图强行改变现状”,并肆意抹黑中国在钓鱼岛及附近海域的正当维权活动,遏制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
日本政府为了巩固钓鱼岛非法“国有化”的成果,不断调整西南诸岛军力部署,增强海上自卫队及海上保安厅的飞机及舰艇的数量和海巡力度。开展全方位国际海洋安全合作,竭力同所有与中国存在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的国家谋求“集体自卫权”,以此遏制中国正当海洋维权,力求营造有利于日本海洋战略的国际环境。
以“亚洲民主安全菱形”构想遏制中国海洋崛起
日本深化日美海权同盟关系的同时,力求纠集具有所谓共同价值观的国家构筑海洋合作伙伴联盟,将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国际影响力从西太平洋扩展至广大的“印太”海域,最终建立起一套海洋综合安全保障体系。为此,安倍提出“亚洲民主安全菱形”构想,设想由澳印日美组成“保卫从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公海”的菱形态势。日本将继续保持与美结盟的外交基轴,以海洋联盟的合作体制立足东亚,从而引导亚洲。
日本有些海权理念把中国作为“大陆国家”排除在其圈定的“海洋亚洲”之外,力图从理论上剥夺中国走向海洋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与中国争夺亚洲大陆外围海权。日本执政的保守政党及保守势力力图塑造“海洋民主国家”及维护国际秩序的“海洋大国”全新形象,为此,积极在亚太地区构建“泛海洋国家联盟”和“民主国家联盟”,力图以“价值观外交”拉拢印、澳、韩、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太平洋岛国,企图遏制中国维护海洋主权权益。“价值观外交”已成为日本实现从“岛国到海洋国家”战略构想的重要手段。2014年7月8日,安倍访问澳大利亚并在澳议会发表演讲,表明加强日澳海洋安全合作的针对性。试图通过强调日澳两国间的“特别关系”来制衡中国的正当海洋维权活动。安倍曾在2013年初访问东盟个别国家时,发表了对东盟外交的五项原则,其中大有离间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嫌疑。日本力图在日美同盟机制框架下,加强与澳大利亚、印度、韩国、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的安全合作,以多边形式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借此提升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日本加强与澳大利亚、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印太海域国家间关系,既涉及国家间的海洋安全合作,也有在东亚区域合作中谋求经济利益的目的,还有牵制中国正当海洋维权的战略意图。
可以说,日本已经突破保卫传统海上通道的安全观念,将掌控“印太”广大海域作为日本海洋战略的侧重点。日本依托日美海权同盟,力图引导亚太地区海洋安全合作进程,希望构建以日本为主导的“海洋安全联盟”来牵制中国正当的海洋维权活动。在可预见的未来,日本仍会以自由、民主及人权等价值观作为“印太”海洋安全合作的根本基础,谋求通过构建“亚洲民主安全菱形”和“海洋安全伙伴联盟”,离间印太区域内国家间关系,制造印太海域不安定局面。
结 语
日本海洋战略的长远目标是通过保护本土安全和经济安全,奠定政治与军事大国的基础,与美国共享西太平洋海权。2012年的日本政府非法实施钓鱼岛“国有化”行为,就是日本实施海洋战略的第一步。钓鱼岛问题已演化为日本对华“价值观外交”“环绕外交”和“俯瞰地球仪外交”攻势。安倍积极推行保守主义外交路线,注重日本同盟关系和战略性亚洲外交,并已成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遏制中国的“价值观”利器。这一系列外交动作就是重拾“自由繁荣之弧”策略,孤立包围中国、制造“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的对立,渲染“中国威胁论”,形成对中国领土主权及海洋维权的严重挑战。可以说,日本海洋战略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台海局势、南海问题、钓鱼岛领土主权及东海海洋权益维护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大局和东亚地区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