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的“习安会”究竟会给中日带来什么?
杨伯江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
本次“习安会”是自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去年4月雅加达会面后的再次会谈。目前中日关系非常复杂,矛盾摩擦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首脑的会谈沟通对于中日关系毫无疑问将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能够有助于推动关系改善和扩大合作。
但是,我们也不能有过高期待,中日关系无法通过一次领导人会谈就能变得一帆风顺,解决所有问题。目前两国间既存在固有的老问题,也有随着形势发展而产生的新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内,中日关系将长期处于合作沟通与博弈斗争并存的新常态之中。
那么该如何应对这种中日关系新常态呢?一是要坚持坦率沟通,让对方知道你的底线和政策立场。二是要构建危机管控机制。与此同时,还要扎实推进双方的政治对话与务实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为持续改善两国关系强化基础。
这次的习安会作为两国领导人的第三次会谈,相较于前两次,取得了一定进展。首先中日领导人能够持续对话,表明了双方希望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基本态度。其次在此次会谈中,中日双方谈到了启动防务联络机制谈判等问题,具有实质性意义。
张季风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助理、经济室主任
5日晚习近平主席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这是两国领导人自去年4月以来的再次会谈。本次的习安会对于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的安倍首相也提出希望和中方一道推进在金融、贸易、环保等领域的合作。
具体来分析这几方面的合作:金融方面,中日于2012年在东京和上海启动了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但令人遗憾的是,受到其后中日政治关系陷入低谷的影响,该合作目前处于停滞状态。金融合作属于主权主导的合作,需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外交环境。此次习安会释放的信号将对中日金融合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可以预期中日两国在国际金融秩序方面会进行更多合作,例如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合作,两国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体系下的合作等。
贸易方面,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出现负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日本的安倍经济学效果不明显,今年第2季度的GDP增长仅为0.2%,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出口负增长。对于两国来说,在贸易领域的合作需求都很迫切。但现实却是近一年半以来中日贸易连续负增长,而且下降幅度非常大。此次习安会谈到了贸易合作,可以看出两国领导人的重视,这是两国贸易回暖的重要契机。
环保方面,中日双方在该领域互补性很强。日本在环保方面既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也有深刻的教训。而中国则面临着雾霾治理、污水治理等课题。对于中日来说,环保产业是未来最大的合作市场。但很多日企由于对中日关系的恶化心有余悸,尽管知道中国有广阔的市场,投资会有丰厚的回报,但仍然选择暂时观望。此次的习安会也会给日企以信心,消除他们对华投资的疑虑。
如上述所谈,习安会将会给中日双方在贸易、金融、环保、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带来促进作用,中日经济交流的基础将会愈发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