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领导人会谈——遏制中国发展的一致与分歧
当地时间4月16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与访美的日本首相菅义伟举行了会谈。从会后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与召开的联合记者会,外界看到遏制中国成为此次美日领导人会谈的“首要议题”。美日不仅干涉香港、新疆等中国内政,而且重申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5条,更是自1969年以来首次将有关台湾的内容写入领导人联合声明。
美日两国为什么会如此“重视”中国,双方联合对华施压的背后又有何隐情,双方领导人此番会谈将给东亚与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针对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在接受《人民中国》专访时,做出了以下分析。
共同的“战略焦虑”
在这次美日领导人会谈中,两国提出要共同应对中国给亚太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繁荣带来的挑战。中国俨然成为这场政治外交大秀中的“幕后主角”。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变局”对国际局势造成的影响相互叠加,国际间力量对比加速调整,美日两国产生了相同的战略感受,也做出了一致的反应。
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都在使用各种手段全面遏制中国发展。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崛起给它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担心自己的地区霸主地位不保,全球领导地位受损。美国基于帝国主义争霸的历史、“国强必霸”的自身体验做出这样的判断,它读不懂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零和博弈思维认为同中国必是一场有你无我的斗争。这种思维早已落后于时代,更缺乏对东方文化、中国智慧的认识。
对日本来说,它面对中国崛起感受到的压力不比美国小,甚至由于历史、地缘的关系,有比美国更突出的部分。例如,中日之间存在海上领土争端。尽管日本矢口否认两国就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但实际上主权争议是客观存在的。日本是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日本军国主义对台湾的侵略和殖民统治是造成台湾问题的根源所在。从地缘上看,台湾处在日本的西南,严重依赖海上航道的日本无论是资源能源进口还是商品出口,都把途经台湾的航道视为“海上生命线”。然而,日本要确保海上通道的通畅安全,关键在于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增加政治战略互信、进一步改善关系。2019年6月,中日两国领导人确定了构建“契合新时代需要的中日关系”大方向,日本本应沿着这个方向,与中国相向而行。
但是,今年3月美日“2+2”会谈置喙台海局势,这次两国领导人会谈又以联合声明的形式升温台湾问题,这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是中国断然不可能接受的。美日这样做只会使台海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中国的反应也不会朝着它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同盟并非“铁板一块”
从美日关系看,在特朗普时期,由于他的“美国优先”政策,使得美日同盟受到损害。拜登上台后,一边怀柔日本,加紧修复同盟关系裂痕,一边强化日本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决策扮演。拜登政府的对华遏制打压政策使日本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试图借美制华、背靠美国来解决与中国之间的问题。美日领导人会谈表现出的姿态表达了一种明确的态度,就是要共同对中国施压。但至于具体怎么办,美日之间恐怕还存在不小的分歧,甚至在日本内部也未达成一致。
以会谈发布的联合声明和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为例,美方虽然应日方希望将“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尖阁列岛(钓鱼岛)” 写入了联合声明,但从声明文本看,不过是对美国历来立场的重述——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对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不持立场。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对日本既表现出重视,同时仍留有一手。
对于新疆问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讲,他向拜登总统表达了日本的立场,并相信能得到拜登的理解。这也说明美日双方的想法存在差异。再有就是联合声明提到,美日将和中国各自展开坦率对话。言外之意就是美日与中国的对话是分开来谈,而不是三方一起,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总之,面对中国的全面、快速和平崛起,美日表现出一致的遏华姿态。但在实施具体措施层面,美日的“协调合作”还有很多需要“协商磨合”的地方。这是由于美日各怀心腹事,利益诉求不可能完全重叠。但不可否认的是,美日联手遏制、打压中国的战略风险在升高,不能排除其触犯中国核心利益红线的危险性,这将给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各取所需的战略交易
美日领导人会谈生动体现了双方之间明显的相互利用、相互借重的关系。日本地处东北亚、西北太平洋一隅,狭长的国土从东北向西南延伸,正好处在美国遏制中国的所谓第一岛链上。无论是应对中国还是俄罗斯,它都有天然的区位条件。日本又是美国在亚太盟国当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并且跟中国有海上领土争端。美国要借助盟友多边应对中国,第一个要拉的就是日本。
从日本角度看,它同样要借助美国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战后日本构建的外交安全体制,依赖美国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保护。日本的军费开支大约占到GDP的1%,如果从其防务体系中抽走“美国要素”,日本就要大量增加国防开支,而这在日本是做不到的。日本预算赤字严重,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当中、在经合组织当中是最高的,达到200%多。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社保支出不断增加,财政入不敷出、寅吃卯粮。这种情况下,在可预见的将来,日本恐怕只能继续依靠美国的安全庇护,继续要在美国的战略轨道上运行。
当然,也要看到,日本一方面在加紧和美国强化同盟关系,同时战略自主意识也在持续增强。在联合声明当中有这样一句话:日本决心将增强国家防卫力量,以强化同盟。“强化同盟”是美国所需要的,但日本最重视的肯定是其中的前半句话。
日本的思路与走向
按照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这样一位亲台政治家的说法,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会考虑自卫队支援美军的问题。如果日本真的这样做,那将表明日本放弃了遵守“一个中国”政策,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确立的政治基础将遭到直接的破坏。届时,中方的回应也会与之前明显不同。此外,日本还可能以低调(low profile)、甚至是“无调”(no profile)即私下的方式,推动日台或者日美台安全对话,以及策划与台湾进行所谓的海警合作,继续“打擦边球”。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要推动问题的国际化、多边化,这个意图非常明显。今年,日本将和盟友美国以外的所谓友邦,特别是“2+2”对话国在东海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比如说英国的伊丽莎白航母、德国的军舰都要到东海来,然后和法国举行联合军演等,借此宣示主权与存在,渲染多国一起应对“中国威胁”。同时,日本还将持续强化对西南岛屿的军事部署。
日本在外交和安全上着力加强与欧盟国家特别是脱欧后的英国,以及澳大利亚、印度的防务合作和战略协调,显示出它要在中美博弈这个“巅峰对决”之外,再寻一条出路,同所谓“第二梯队”国家一起打造世界格局中的“第三极力量”,以此增加自身权重,在中美博弈中保持回旋余地和战略空间。这是当今日本很重要的一个战略走向,而且将持续下去。
杨伯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 。
采访:沈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