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时代”的日本展望
9月29日,岸田文雄在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获胜,当选第27届总裁。10月4日,他将接任菅义伟,成为日本第100任首相。日本政治也将由此进入“岸田时代”。岸田治下的日本将会出现哪些不同?日本对华政策是否会发生改变?
9月29日,岸田文雄当选日本自民党第27届总裁。
上台即大考
岸田文雄上台后,他的施政重心毫无疑问是要放在解决国内事务上,处理好日本当前在疫情防控、经济民生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同时,他还要兼顾好这两方面之间的平衡,避免顾此失彼。日本前任首相菅义伟下台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之间,“逐二兔而未得其一”。因此,这个问题也将是岸田无法回避的最紧迫、最棘手,也是最耗精力与最需小心的政治考验。
好在岸田一直在思考日本的前途命运问题,他历来重视经济政策,对内鼓励地方开发,对外倡导经济合作。2017年,岸田就成立了一个叫“未来之会”的咨询机构,任务就是研究日本在少子老龄化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保持富足的生活,为此应该制定哪些经济、产业、民生,还有环境政策等。因此,他的政策设计、政策理念比较全面且系统。这也是促成他能够当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岸田文雄参选期间发表的施政主张
难以褪去的安倍色彩
或许岸田政府有着自己的一套施政理念,但如同菅义伟政府一样不可能完全摆脱安倍的影响。在9月29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的两轮投票中,就显示出派阀仍然在日本的“政治力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第一轮投票中,高市早苗能从国会议员那里得到114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安倍晋三的推动。从第一轮投票结果来看,安倍支持高市参选成功分散了河野太郎的选票,阻止了河野在第一轮就胜出。到了第二轮投票,也就是岸田与河野直接对决时,高市早苗的票仓大幅流向岸田一方,导致岸田文雄以豪取257票的压倒性优势获胜。
在安倍煞费苦心的导演下,通过岸田阵营与高市阵营达成政治交易,成功上演了这出“明修高市栈道,暗度岸田陈仓”,安倍不仅阻止了自民党世代交替的过快实现,同时其影响力得以在未来的岸田政府中延续,保住了清和会一脉的党政地位。
岸田文雄向菅义伟献花致意,日本首相上演更迭一幕
鹰之马甲鸽子心?
岸田政府势必会受到来自各方的负面影响。首先,岸田的上台既然是受惠于右翼保守派势力,那么他在未来的执政中就要履行对右翼保守势力的承诺。兑现的方式无非两种,一是政策偿还,二是人事偿还。政策偿还就是在施政中不得不听取、采纳右翼保守势力的意见,这意味着政策上的靠拢。在人事偿还上,岸田是否会在内阁或者党内职位的安排上,对高市早苗之流委以重任,是值得关注的。
另外一个重大的影响来自于美国。美国特朗普废除中导条约(INF),目的之一就是在东亚部署中程导弹。拜登上台后,把日本作为强化同盟的首要目标,要求日本政府接受在日本本土部署中程导弹,促使日本加入对华多边压制。
种种内外压力都会促使岸田在姿态上、言论上要保持对华强硬。从他在参选时的表现就能看出,岸田为了洗刷自己鸽派的色彩而刻意发表对华示强的鹰派言论,这就是为了迎合国内强硬派、右翼保守派以及美国。所以,未来的岸田政府很难放下对华强硬的姿态。
但是另一方面,岸田所属的宏池会,传统上注重经济政策,从吉田茂时期就主张“轻军备、重经济”,后来的宫泽喜一、大平正芳等首相都是如此。宏池会算是自民党内的稳健派,岸田本人从政经验丰富,有自己的政治理性和“宏池基因”的政策理念。从这一点上看,中日存在着在经济领域、区域合作领域寻求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关系企稳向好的空间。
岸田文雄小资料
人间正道是沧桑
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双方应该以此为契机,深刻总结过去,全面规划未来。
应该说,机遇和挑战都是非常大的。从挑战来看,中日之间存在的分歧、争端或者问题至少不下十个。甚至日本政要声称要“介入台海问题”,这在过去听起来是不可思议的谵语,现在居然都敢公然“放言”。这说明日本的政治生态出现了重大变化,对外姿态明显“右转”,也说明中日关系形势严峻。
但是双方合作的机遇也非常多。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去年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日本所受冲击尤其大。但是,日本对华贸易逆势增长,甚至在日本对外贸易中占比达到23.9%,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日本对华投资收益率在其海外投资收益中也是最高的,达到16.7%,也是历史最高水平。由此足以说明,一些人要日本经济对华“脱钩”,是不可能做到的。
四天后,岸田就将成为日本新首相,但留给他创造政绩的时间并不多。今年11月初就将进行众议院选举,明年7月又将进行参议院定期选举。到时政绩好不好,他会不会下课,都会很快面临民意的“裁决”。只要岸田把经济民生领域作为自己的主要政绩来源,就离不开国际合作,尤其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从这点来说,中日之间未来的合作潜力是非常大的。除去经济合作这一大块,明年的北京冬奥会,也将为中日双方搭建一个开展体育和文化交流的广阔舞台。
机遇如此明显,能否把握得住,就看岸田首相如何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