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旭:石破茂为什么不参加北约峰会
6月23日,日本首相石破茂突然在最后一刻决定不参加6月24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这是日本首相近三年来的首次缺席。日本是北约“亚太四伙伴”(AP4,即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北约“亚太化”的核心支点。日本与北约间有“个别针对性伙伴关系计划”合作框架,是首个设立北约专任大使的伙伴国,正在朝北约准成员国的方向发展。自2022年首相岸田首次参加北约峰会后,日本就常态化参加北约峰会以及外长、防长会晤等高级别会议。但是,此次石破不参加北约峰会不是因为日本与北约的伙伴关系出现了裂痕。事实上,在当前的外压与内忧下,不出席北约峰会对石破而言反倒可能是最优解。
日本的策略性外交回避
石破上台后,日本与北约持续强化合作。4月9日,北约秘书长吕特访日期间石破与之举行会谈,一致同意强化欧洲与“印太”的安全合作,日本与北约的关系并未出现间隙或弱化。而且,由于石破此前未能与特朗普就关税问题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期间达成一致,因此6月17日石破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他将参加此次北约峰会,并与特朗普举行首脑会谈继续开展磋商。显然,是6月23日之前一周发生了某些事情,最终导致石破决定临时取消参加峰会。
首先,这是以伊冲突激化及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等突发举措下,日本外交做出的“误判”以及基于自身外交立场和现实利益做出的策略性回应。6月22日凌晨,美军袭击了伊朗三处核设施。事发后,日本政府内部普遍猜测特朗普将不会出席北约峰会,进而断定两国首脑会谈也将无法如期举行,因此决定放弃参加峰会。此外,由于澳大利亚和韩国领导人均已决定不参会,因此日本也认为北约与AP4伙伴国间的峰会也将无法举行,进一步强化了石破不参会的想法。在以伊冲突问题上,日美之间本就存在矛盾,如石破到会将难以避免受到来自美方要求日本表态的压力。对日本而言,对以色列的政策立场关涉与美欧的关系,而与伊朗等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更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能源安全利益,从外交战略上更必须考虑到全球南方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的感受。正因如此,6月23日,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发表的声明中避谈是否支持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的作为,只强调须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并表达希望美伊能通过对话解决伊核问题。实际上,日本仅对美国阻止伊朗拥核的决心表示了“理解”,但未言“支持”。
其次,日本意图暂时回避美国提出的大幅增加防卫费的要求。这次北约海牙峰会的核心议题是将北约成员国的年度国防开支从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提高至5%。美国曾多次要求日本提增防卫费,但日本一直未对此正面回应。今年2月,在与石破的日美首脑会谈中,特朗普就明确表示期待日本增加防务开支。在峰会举行前的6月20日,美国国防部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社采访时公开表示,亚洲盟国有必要将防卫费用占GDP的比例上调至5%。日本政府担忧防卫开支问题会“蔓延”至AP4会议上,为了避免陷入外交困境,取消与会并逃避这一敏感话题,对石破而言未必不是一个良策。
日本外交为内政所“累”
表面上,石破不参加北约峰会是因为特朗普2.0时代日本想要获得满意的外交成果很难,因此采取了回避策略并避免外交损失,但根本原因是国内政治。目前,石破政府面临“朝小野大”的困局,还被各种“丑闻”所累,支持率几次触底,一度仅有20.9%。石破政府承受不起因为外交上的失分导致内政“雪上加霜”。明知与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很难谈得拢,但日本仍不断密集对美发起多轮谈判,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国民看到政府为国家和民众利益“据理力争”,以维持支持率。对于美国政府此前不断要求日本提增防卫费问题,石破则是多次强调日本的防卫费应由日本政府决定,目的也是在向国民展示日本的“战略自主”而非附庸他国,通过政治上的对外强硬态度获取国民的好感与支持。
更重要的是,自7月3日起,日本将正式进入参议院的选举议程,这是石破政府目前最重要的政治议程,外交上的“不当”将会导致选情恶化。目前,自民党已失去对众议院的控制权,如果在这次参议院选举中再次失利,不仅石破面临下台的风险,执政联盟也会面临挑战甚至下野。实际上,在6月21日,日本各方媒体就透露日本政府取消了原定于7月1日举行的日美外长和防长“2+2”会谈,其目的也是要回避美国在防卫费增加问题上的施压。因为在日本经济低迷而且支出窘促的经费环境下,防卫开支一旦突然大幅增加必将影响其他领域的预算,也将引发在野党和选民的强烈不满并冲击政权基础。7月2日,在日本朝野八党党首辩论会上,共产党委员长田村智子就强调:“如果军备竞赛推进,那么国民生活会因为大增税而遭受破坏。”
日本与北约关系的“战略粘性”
此次石破未参加北约峰会不代表日本外交战略的转向。自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首访北约总部以来,日本与北约的合作日渐强化。此次北约海牙峰会的声明继续强调,北约与AP4各国一致认为欧洲和“印太”地区的安全“相互关联”,并同意在确保供应链安全和技术发展等领域深化合作。实际上,特朗普2.0时代的“美国优先”理念、单边主义行事风格和交易性外交政策,将更加促使日本与北约不断强化合作。对日本而言,尽管仍将强化日美同盟作为外交政策首要,但也必须为“美国优先”和“不确定”做好“战略对冲”和配置“多重保险”,深化与北约的合作正成为关键。对北约而言,为确保欧洲安全必须关注“印太”动态,既需要日本在“印太”助力发挥其“副警长”作用,也需要借助日本介入“印太”安全事务,持续向“印太”国家派遣舰艇和战斗机等,这既可迎合特朗普将更多精力投向亚太的“重建威慑”战略,还可通过与日本的合作适度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并加强北约在亚太存在,避免走向“休眠”。
参议院选举落幕之后,在日本政治外交不再即时面对“问信于民”的时候,日本政府的对外安全政策与行为将会进一步清晰化,其与北约的战略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这必将导致地区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与紧张,令人警惕。
(来源:《世界知识》2025年第14期;作者:孟晓旭,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