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真相》(英、日文版)
一、新书展示
书名:《Truths and Facts:Interpreting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1931-1945)》
主编:李薇、唐永亮
出版发行:外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10月
ISBN:978-7-119-14416-0
书名:『事実と真相:日本の中国侵略戦争(1931-1945)』
主编:李薇、唐永亮
出版发行:外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10月
ISBN:978-7-119-14417-7
二、内容提要
《事实与真相——解读日本侵华战争(1937-1945)》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9位日本史权威专家执笔,运用一手史料,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世界秩序建立的宏阔视角,对战时日本军事战略、“九一八事变”、南京安全区、“慰安妇”制度以及战后天皇制、历史认识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澄清日本政界、社会以及舆论中存在的有关侵华战争问题的错误认知,向国内外读者全面系统传播中国学界的看法和主张。
第一章“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视角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汤重南执笔。该章认为,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点燃了法西斯侵略的战火,也揭开了世界法西斯对外侵略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在极其险恶、艰难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下,从“九一八”到齐齐哈尔江桥抗战,挺身而出,奋起抗击,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第一仗,最早开始抗击法西斯的武装侵略。从此,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肩负起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历史重任。
第二章“历史(认识)问题与中日关系”,由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执笔。该章认为,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反映了双方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差异,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差异又分为政治的、学术的、情感的历史认识,相互之间错综复杂,增加了解决的难度。客观地讲,在不同的历史认识中,学术性历史认识更为接近事实,因而如何通过学术性历史研究,特别是双边或多边历史共同研究形成共识并影响政治的、情感的历史认识以求得国家层面在历史问题上的共识,是中日学术界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第三章“美日围绕处理天皇和天皇制问题的博弈”,由北京大学教授宋成有执笔。该章认为,美国务实地处理天皇和天皇制问题,一方面,为适时结束战争,并将天皇和天皇制作为推行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改革工具加以保留,使得美国不仅以胜利者的姿态单独占领了日本,同时为稳定统治秩序和战后美日关系的重新定位解决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短期效应显著。但从另一个方面,即长期效应来看,保留天皇和天皇制,特别是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未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又为帝国旧班底的沉渣泛起、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否认侵略历史提供了精神寄托、行动的依据和翻案的最大理由。
第四章“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是‘仇日’机构吗?”,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连红执笔。该章认为,1937年11月日军攻占上海后,迅速向南京推进。当时留在南京的20余名西方人士组成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在南京城内发起成立了旨在保护和救济战争难民的中立区——南京安全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内难民人数在25万人左右,其中有将近7万人居住在安全区内25个难民收容所。该安全区并非日本右翼人士所谓的“亲华”“仇日”机构。
第五章“日本的中国认识与‘九一八事变’”,由吉林大学教授沈海涛执笔。该章认为,历史认识问题始终是横亘在中日关系中的一道难解之题。近代中日关系史几乎是以日本不断地对中国进行帝国主义侵略而贯穿始终的。如何认识和解读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日本对华侵略,始终是中日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差异与争论的关键所在。为了破解中日历史认识问题这道难题,首要的任务是正本清源,以客观的历史事实为依据,探寻日本近代对华侵略的肇始因素、侵华政策与行动真相。
第六章“日本侵华战争的军事战略分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蒋立峰执笔。该章认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军事战略思想首先表现在“北进”与“南进”之争上,这两种战略主张之间的争论,不仅决定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方向,而且对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演变也具有深刻影响。从“北进”到“南进”,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军事战略的大转变。然而,无论在“北进”时期还是“南进”时期,日军侵华战争始终在其整个对外侵略扩张军事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侵华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其实施整个军事战略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七章“东京审判评析”,由南开大学教授宋志勇执笔。该章认为,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反法西斯盟国按照一系列国际协议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犯下的侵略战争罪行进行了公开审判。远东国际军事审判既是一场法律的审判,又是世界人民对日本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政治审判。它揭露了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罪行,追究了战犯个人的战争责任,伸张了正义,惩治了邪恶。东京审判的实践,还为国际法特别是国际刑事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八章“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略论”,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陈丽菲执笔。该章认为,“慰安妇”是指因日本政府或军队之命令,被强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慰安妇”制度是二战时期日本政府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士兵的性奴隶、并有计划地为日军配备性奴隶的制度,是日本法西斯违反人道主义、违反两性伦理、违反战争常规的、制度化的、无可辩驳的政府犯罪行为。“慰安妇”的历史也是世界妇女史上空前的、最为惨痛的被奴役记录。
三、新书目录